AI也会得抑郁症?这是打开新世界的必经之路

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引入一种类似于激素的系统,比如人脑中的一种,可以让人工智能拥有像人类一样作出推理和决策的能力。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学习的副产品。这就意味着,如果机器想要获得思考或者感觉的能力,可能不得不冒着抑郁的风险。

在里斯本的Champalimaud Centre for the Unknown,神经学家Zachary Mainen在“大脑和计算机的规范计算”研讨会上谈到,他最近的实验发现了血清素对决策产生的影响。根据Mainen和他的团队的说法,血清素可能与“情绪”或者快乐等情绪状态无关,它其实是一种神经调节剂,作用是更新和改变大脑中的学习参数。

AI也会得抑郁症?这是打开新世界的必经之路人工智能有很大的好处。

研究人员还给这些老鼠注射了一种血清素抑制剂,发现它们的学习时间被延长了。有血清素时,或者神经递质——通常被称为神经递质——他们的大脑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使新数据正常化;当老鼠不能自然地释放血清素时,这个时间就延长了。这就意味着血清素(及其作用)对人类学习至关重要。

这对机器学习开发人员是否有用取决于他们想要模仿人类大脑的程度。一些科学家认为,有机大脑中的化学失衡是反常情况,但Mainen的研究似乎得出了另外一种结论。他的团队假设,超级模块化(类似于血清素)可以被用作“捷径”,用来防止自动系统陷入过时的模型中。

让机器人使用监督学习来处理静态环境可能导致机器无法处理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但是赋予他们情感和产生幻觉的能力听起来也不是一个好主意。

没有人愿意在工作前还要把他们特斯拉劝出车库,仅仅因为它认为隔壁的福特福克斯正在密谋破坏它。

本文由「aiuc」编辑整理,文章链接:https://www.aiuc.net/41734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aiucaiuc
上一篇 2018年4月10日
下一篇 2018年4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